网上河北讯(杨春枝)2021年11月30日,在市交易中心的指导下,“青龙满族自治县2021年水毁堤防修复工程竞争性磋商采购项目”成功采用远程异地评标方式完成项目评审。该项目以青龙满族自治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主场,秦皇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副场,通过在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主场评审专家2名、副场评审专家2名和采购单位评委组成磋商小组,利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对3家采购供应商进行评审,拉开了政府采购类项目“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的序幕。
该项目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采购”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远程视频系统,让分处不同地域的评标专家在线进行评审工作,实现了运用远程评标系统在线推荐评审组长、在线语音视频对话、在线查看标书、在线评审、在线形成评审报告,整个评标过程全程留痕,可查可追溯。在生成评标报告后,通过电子签章确认评标结果,整个评标过程历时不到两个小时。
近年来,随着政府投资公共资源交易范围扩大,相关特殊专业专家却又稀缺,专家到评审现场又存在来往路程远、时间长、疫情防控等问题。但是,随着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朝着纵深方向不断发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推进,不仅实现了专家资源共享,减少了评审专家在途时间,节约了采购成本,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进一步方便了办事群众,减轻了企业负担。远程异地评标、电子化评审还可有效遏制专家的“熟人效应”,防止专家被“围猎”,为招投标活动提供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营造了流程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监管智能化的阳光交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