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标准地成功摘牌到开工建设再到基本建成,仅仅用了不到5个月……”这个速度让总投资2亿元的河北席图鞋业项目负责人张连会连称“没想到”。
这一切得益于该市实施的“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以往企业拿地,需要等土地招拍挂结束后才能设计图纸,待审批合格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现在,该市经济开发区内土地已完成前期评价,企业签约承诺制即可直接开工建设,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完成从拿地到开工建设的所有审批事项,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至少为企业节省了2-3个月的时间。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待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 500 万双鞋及1000 万双鞋底,年产值达2亿元,年可纳税1000万元。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年初,该市就把今年确定为“产业项目提升年”,锚定“项目为王、企业为本”总航标,坚持唯快唯实,紧扣开工建设、结构封顶、设备安装、投产达产“四大关键”,聚焦聚力优化项目建设服务,力争更多好项目落地开花,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在项目建设服务上开拓新招。一是该市牢固树立全心服务、全程服务、全面服务“三全”理念,持续开展“访万家帮万企解万难”活动,积极回应项目所需所想所盼,想方设法解决难点、痛点和堵点,做到围墙内的事帮办、围墙外的事包办,实现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快投产。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在增量指标有限的情况下,把存量闲置低效土地处置作为今年新上项目保障用地的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同时,建立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沟通企业、金融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满足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健全完善“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年度目标、一名包联领导、一套工作专班、一个进度清单、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坚持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观摩、年底要账,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同时,要建立前期项目库、项目服务库、企业服务库,从项目签约到土地供应,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过程管理,全程跟踪帮办服务。
邢台市劳特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失效催化剂综合利用项目经理马凤柏介绍:“从项目签约开始,开发区的代办员们就加班加点为我们办理各种手续,真正实现了投资方与部门窗口‘零接触’,这个期间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感受到实打实的高效服务!”优质高效的服务让这个核心投资4.8亿元的项目实现了年度内签约、征地、开工建设、建成试生产,真正跑出了“南宫速度”。据悉,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纳税5亿元,产值80亿元,工业增值能耗小于0.7吨标煤/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60个。
据该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今年第一季度,该市1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42.5亿元。签约项目中,有8个属于重点招商方向,有6个项目签约后随即开工,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同时,目前该市1个在建省级重点项目、1个列入省重点前期的项目、7个邢台市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列入邢台市重点的河北泰能鸿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医用外科手套项目,总投资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0.8亿元,目前,车间已建成,正在安装设备,计划本月底试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