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县人社局以精准化服务破解“就业难”,用数字化赋能突破“匹配难”,靠人性化保障解决“兜底难”,构建起“企业用工有保障、群众求职有渠道、重点群体有依靠”的良性就业生态,让岗位与技能“双向奔赴”,更让民生温度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县域就业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青龙方案”。
精准采集需求 构建动态数据库
一是开展季度用工全覆盖摸排。组建专项工作组实施用工需求大走访行动,2025年首轮摸排覆盖全县12家企业,精准采集岗位信息800余个,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为后续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实施动态更新零时差响应。创新企业用工联络员制度,通过微信工作群、公众号实时更新用工需求,岗位信息发布时效性提升显著,实现企业缺工即报、平台秒级响应,招聘计划与企业需求精准同频。三是构建智能匹配动态数据库。集成岗位技能要求、薪资水平等核心数据,岗位与技能匹配率提升,用工稳定性显著增强。
激活零工市场 打造服务新模式
一是推进就业大集下沉服务。在乡镇集市、社区广场开设流动招聘平台,今年已举办7场专题招聘会,组织家政、物流等领域企业设点招聘,提供岗位7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200余人次。二是打造15分钟零工服务圈。打造“零工市场”服务圈,采用“平台+驿站”与“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开发零工市场和零工到家线上平台+小程序,PC端、手机H5端、小程序端三端互通,打造智能高效零工的就业服务平台。开发零工市场和零工到家业务板块,整合各类零工岗位信息,涵盖家政服务、装修维修、临时搬运等多个领域,及时发布各种招聘招工信息。零工市场正式运营以来,创建51个就业服务群,开展21场乡镇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覆盖215名服务人员,实现岗位随需随有、服务触手可及。三是创新沉浸式直播带岗模式。直播团队走进企业车间,用镜头展示食堂饭菜、宿舍条件、生产线操作流程,让求职者“云参观”工作场景,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让“云端求职”更高效。上线以来通过快手号等平台开展102场直播活动,总观看量突破13万人次,服务企业118家,实现灵活就业3000余人次,成功入职302人,打破求职时空壁垒。
兜底重点群体 筑牢保障安全网
一是开展高校毕业生精准对接。举办“职引未来·筑梦青春”专场招聘会,邀请25家企业提供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热门领域岗位7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推出就业见习计划,计划开发110个见习岗位,青年群体反响热烈。二是实施困难群体公益岗托底。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100个,优先安置脱贫劳动力、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体,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2025年帮助1100名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450元,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三是构建全流程服务闭环体系。打造“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入职回访”闭环服务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重点群体提升就业稳定性,实现从能就业到稳就业的升级。(周宝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