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涞源县2025年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座谈会隆重召开。县委书记王燕,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苑洪伟,县政府副县长高红亮出席会议。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9家农业企业代表及48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齐聚一堂,共话农业发展新机遇,共商乡村振兴新路径。

会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康新利汇报了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管理成效。通过“岗前实训+导师帮带+平台赋能”三维模式,48名职业经理人已全部按“四定”要求到岗履职。岗前培训实现“书本到地头”无缝衔接,其中13人获评助理农艺师、兽医师等职称;抖音“助农平台”发布短视频37期,单条浏览量超1.2万次,让农特产品“出圈走红”;涞源菌宝农业、新歌农业2个创新创业基地落地生根,为人才搭建起“梦想舞台”。
在座谈交流环节,职业经理人代表与企业负责人共话成长、共献良策。2023届玖兴农牧职业经理人刘鼎用动物医学专业优化养殖流程,让肉鸡养殖效率提升15%;2024届菌宝农业职业经理人王建英在导师指导下攻克食用菌培育难题,推动菌包成活率提高至90%;2025届新入职职业经理人代表邹硕然、黄圣立下把“把论文写在涞源大地上”的青春誓言。涞源县新歌农业袁凤刚、桃木疙瘩农业孙二东等企业负责人纷纷感慨:“这些年轻人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让老产业焕发了新生机。”
涞源县副县长高红亮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时代价值。他指出,涞源作为农业大县,虽耕地、养殖体量可观,但单产产值偏低、养殖附加值不足、黑木耳产业因科技支撑薄弱陷入瓶颈,大学生职业经理人的到来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金钥匙”。他强调,要以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提出的“点餐式”培养机制为抓手,推动林果、畜牧等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让人才“干得好、长得快”;各部门须协同保障政策支持,企业应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新鲜血液”真正融入农业现代化“大动脉”。
县委书记王燕作总结讲话时强调,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推动涞源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的核心力量,事关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落地生根。要聚焦“2+1+1”特色产业布局,让专业优势与肉鸡提质、黑木耳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深度融合;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人才成长为“企业合伙人、技术带头人、自主创业者”,在智慧农业、绿色种植、电商助农领域大胆探索。她寄语全体职业经理人:“要牢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初心,让青春在田野上绽放,实现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此次座谈会不仅彰显了涞源县对农业人才工作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更勾勒出“人才兴则农业兴”的美好蓝图。当前涞源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随着创业政策的落实和实训基地的扩容,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必将在涞源土地上成长成才,共同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