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位于太行山深山区,小气候显著,强降雨天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防贫监测重点。为此,该县全面强化灾前预警、灾中管控与灾后救助机制,筑牢因灾返贫致贫的防线。
一、注重前期预警,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涞源县农业农村局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通过与上级农业部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局、水利局等部门加强联系沟通,进一步强化预警信息作用。今年以来,累计发布风灾、洪涝及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15条。乡镇一级接到预警后,迅速通过工作群、村民群、乡村广播等渠道将信息传达至户到人,引导群众在强降雨期间减少外出、主动避险,切实保障生命安全。
二、强化灾情管控,降低群众财产损失。进入汛期前,全县各村镇积极开展河道疏浚、风险点排查与整治工作,对易受灾耕地、道路、桥梁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治理或设立明显警示。灾情发生时,乡村干部按预案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安置,累计紧急转移1155人次,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三、迅速开展救灾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每次强降雨后,各村镇第一时间对基础设施、住房安全、饮水工程等开展全面排查。今年以来,共发现住房安全隐患2户,供水设施损坏18处,农作物受灾面积11.16公顷,涉及玉米淹泡、倒伏等灾情,共波及997户2451人(含脱贫户284户616人,监测对象20户46人)。灾情发生后,乡村立即组织群众开展清淤排涝、简易修复等自救工作,并迅速上报灾情。县水利、住建、应急、农业等多部门联动,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救灾措施,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助力尽快恢复生产,坚决防范规模性返贫致贫。
截至目前,涞源县今年因灾纳入防贫监测3户7人,未发生因灾返贫致贫个案,未出现规模性返贫风险,防灾减灾和防贫保障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