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蔚县大地渐染金黄,在白乐镇一带,连绵的谷田里穗浪翻滚。放眼望去,沉甸甸的谷穗饱满低垂,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泽,宛若大地产出的“金珠”,微风拂过,金色的谷浪层层涌动,映照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咱镇种的‘金苗’谷可是宝贝。耐干旱、品质好,熬出的小米又香又糯,吸引了很多外地客商呢。”正在田间劳作的种植大户李大哥指着谷穗介绍道。白乐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再加上丘陵地带独特的沙质土壤,恰好满足“金苗”谷子耐旱、喜光照的生长需求。孕育出的“金苗”谷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熬煮后米香浓郁、口感软糯,是制作蔚县优质小米的核心原料,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这份“供不应求”的底气,更源于当地人对土地的敬畏与坚守。世世代代的白乐镇人把土地当作有生命的伙伴,刻在骨子里的农耕初心,化作农忙时一勺勺、一筐筐施撒农家肥的扎实行动。他们坚信“用心呵护土地,土地必予回馈”,正是这份遵循自然规律的古朴农耕法则,让“金苗”谷始终保持着纯粹本真的品质,也让这份源自土地的“蔚县味道”愈发醇厚动人。
过去,白乐镇的“金苗”谷子以散户零星种植为主,村民们“各自为战”,不仅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收获的谷子也多是小批量卖给本地粮贩,价格上没优势,收益始终上不去。为把“金苗”这一特色资源变成致富优势,镇政府主动作为,锚定“特色种植兴镇”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金苗”谷子产业提质升级。
一方面,镇里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开展“金苗”谷子标准化种植培训,从选种、播种到施肥、病虫害防治,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绿色种植模式,确保“金苗”谷品质稳定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整合零散耕地,实现“金苗”谷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销售,有效降低种植成本,增强市场议价能力。
为打通产销链路,镇政府积极对接蔚县及周边县区的小米加工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建立“订单种植”模式,让村民们实现“种得好、卖得出、能增收”。同时,借助乡村振兴电商服务站,通过线上展示、直播推介等方式,希望打响“白乐镇金苗谷”品牌名气,吸引更多外地采购商上门洽谈。
目前,白乐镇“金苗”谷子种植面积已达8500亩,亩产优质谷穗近千斤,带动全镇2万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1万元。金灿灿的“金苗”谷,不仅成为白乐镇的特色产业名片,更化作村民手中的“致富穗”,以实实在在的产业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金色动能”。
|